走進東姚鎮北坡村,放眼望去,遍地青色,沉甸甸的谷穗綴滿了田野,到處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。今年55歲的劉秋成,是一個地道的農民,靠種地為生。劉老漢把自己的4畝多地流轉給了洪河米廠,不僅減輕了勞作壓力,每年收入也有很大提高。
我一共留了4畝多地,一畝地500來塊錢,一年就2000來塊錢吧,沒事的話就去農場務工,一月就這3000來塊錢,不用幾年很快就脫貧了。
我一年種了4畝地,跟洪河小米簽訂了協議,今年谷子長得也不賴,一年也能弄四五千塊錢。
今年通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,我們洪河小米基地種植小米2萬余畝,覆蓋到12個行政村,我們今年采取的扶貧措施是四種模式,一種是翻種土地,使貧困戶增收,第二種是到我們農場就業務工增收,第三種模式就是幫扶帶動模式,一年給每個貧困戶1200塊錢,第四種模式就是輻射帶動作用,我們輻射帶動作用今年跟一般貧困戶簽訂了8000余戶最低保護價回收合同,使貧困戶持續增收,穩定脫貧。
下一步我們正在籌建小米文化品位園,把我們有機小米基地做大做強,以便帶動我們周邊的貧困戶進行脫貧。